发扬锦城品格 逐梦星辰大海
——在成都锦城学院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
党委副书记、校长 王亚利 教授
(2025年6月19日)

尊敬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王诚董事长,
各位来宾,各位家长,
老师们,校友们,
亲爱的锦城2025届毕业生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
今天,是属于全体2025届毕业生的日子,我们欢聚于此,隆重举行我校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,庆祝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,踏上人生新征程!在这隆重的时刻,我首先代表全体师生员工,向2025届毕业生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!向悉心指导你们的师长和陪伴支持你们的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!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、学生成长的各股东单位、友好合作单位、雇主单位、奖助学金设立单位和个人,以及心系母校的锦城校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!
同学们,你们在锦城度过的求学时光,是一幅绚烂的青春画卷。这幅画卷里,晕染着国家强盛、区域发展、学校跃升、个人成长的亮丽底色,必将成为大家永恒的青春记忆。
四年来,我们共同亲历了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。一起见证了“嫦娥”奔月、“祝融”探火、“羲和”逐日的筑梦苍穹以及DeepSeek横空出世、新能源汽车广泛普及等中国科技自立自强;一起热烈谈论《哪吒》等影视作品彰显的大国文化自信与传承创新;我们一起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,把论文写在国家战略腹地的四川大地上。同学们也曾漫步于成都街头,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万千。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,都刻下了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铮铮誓言。
四年来,你们和学校一起抢高登峰,力争上游,共同书写了“教育强国,锦城何为”的时代答卷。
你们是学校转设更名后的首批学生,是学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的第一批“新锦粉”。在你们毕业之际,我要再次感谢你们当初毅然选择锦城,并始终与学校同心、同向、同行!难忘入校之初,你们青春洋溢,但又略显青涩,经过四年的学习和锻炼,你们变得更加自信成熟;难忘在各级各类的竞赛中,同学们敢打敢拼,摘金夺银,把我校的学科竞赛成绩从2022年的全国前16%,抬升至本年度的全国前11%,这5%的前进,不是一小步,而是一大步,意味着我们又赶超了100多所竞赛强校,也彰显了你们的学习力、创新力和竞争力;难忘在建校二十周年之际,大家共襄盛举,用心用情,举办了令人震撼、令人感动的二十周年系列活动,对内增强了凝聚,对外扩大了影响,让我们更加为“锦城”自豪,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。
你们既已如此优秀,学校当然也不负所望。四年来,我校成功获批“四川省第十批院士(专家)工作站”;入选“四川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”;荣获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“全国五四红旗团委”“国家级一流课程”等“国字号”荣誉;我们还与华为、百度、浪潮等头部企业共建12所现代产业学院;在软科等第三方评价中,常年稳居同类院校“西部第一,全国前列”,学校还被广大网友评为“宝藏大学”——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耀与骄傲!
四年来,你们在“锦城教育学”的赋能和加持下,打牢了一生发展的基础,获得了行稳致远的力量。
大学之大,在于学生的前程远大。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成长、成才,在邹校长的带领下,锦城通过二十年的探索,创造出一门立足本土、博采众长,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教育学说,那就是——“锦城教育学”。你们从入校到毕业,恰好亲历了“锦城教育学”臻于成熟、走向高峰的全过程。你们身上,蕴含着“锦城教育学”的精华。
在“大于天”的锦城课堂里,你们配合着老师们的高阶教学,学会的不仅是知识,更有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;在锦城图书馆,你们博学审问、慎思明辨,将深度学习贯彻到底;在众多非认知能力培育工作坊,你们练就沟通、表达、组织、协调等重要本领;在实验室和老师的科研项目组里,你们接触学术科技前沿;在丰富多彩的第四课堂活动中,你们绽放天赋,发扬长板。我相信,即便是多年之后,你们仍然能够回忆起“早安锦城”的歌声,能够想起“锦小院”灶台翻炒出的烟火气,能够梦见油菜花金黄、向日葵绽放的农场……这些都是“锦城教育学”带给你们的独家记忆,也必将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,陪伴你们跨越山海,逐梦星辰。
作为校长,我很高兴地看到,你们不仅学有所成,更对未来做足了准备。你们当中,涌现出“挑战杯国家级特等奖获奖者”“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获得者”“文心+飞桨AI大模型最具影响力开发者”等优秀毕业生。阳维波同学即将投身“一带一路”尼日利亚建设项目;廖芳婧同学收获10余所世界名校的offer,最终选择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,还获得了该校的奖学金;王霞同学创立的物流供应链公司,前三季度营业额超200万元……你们如鲲鹏展翅,从锦城出发,一定能鹏程万里,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!
同学们,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,你们的人生也即将“转段”。但转变的是身份角色,不变的是本色初心。锦城赋予你们的品格和能力,将陪伴你们勇毅前行!临别之际,我想联系“锦城教育学”的精髓,送大家四句话,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。
一、方向比起点更重要
在人生的坐标轴里,起点固然重要,但真正决定航程的,不是最初的位置,而是前进的方向。正如心理学家潘菽所说:“人活于世,如船行于海,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面的方向。”
选好方向,要将“外部视角”与“内部视角”相结合。
首先,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。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“黄金时代”,马克思曾说:“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,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”——希望你们的命运也同样如此。同学们,我们身处科技引领未来、人口结构嬗变、产业版图重构的时代变革中,跨界融合、变化更新是常态,我们不能抗拒变化,更不能抗拒未来。锦城培养大家“具备新思维,掌握新科技,服务新产业,胜任新岗位”,就是要使你们的才能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。让我们将个人的事业追求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,坚持价值创造,不负伟大时代!
其次,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。把握趋势不等于随波逐流。锦城教育历来倡导兴趣、爱好和目标的统一,历来主张尊重天赋、发扬长板。人生没有标准模板,适合他人的道路未必适合自己,“上岸”不是唯一的理想,“下海”也会有无限的可能!要学会突破从众的枷锁,聆听内心的声音。兴趣和热爱是永不磨灭的驱动力,正如投资家巴菲特所说:“如果你工作的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,那就是最好的地方。”
所以,请大家思考:“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?”“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”当两者的答案重合时,便能找到最契合自己的方向。愿你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“黄金赛道”,当好主角,跑出精彩!
二、认知比经验更关键
大家也许听过一段话: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。”读书增长知识,行路丰富见闻,阅人则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和社会。这正是“处处留心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的经验积累。但如果认知缺席,即便读书万卷,也容易上当受骗;即便行万里路,也往往是原地踏步。所以企业家雷军才说:“只有认知的突破,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。”
步入社会,你们面临的将不再是解出问题的“标准答案”,而是在工作生活的多种可能中找到“最优解”,这就需要进行持续的认知升级,其核心在于不断提高思考力、判断力、创新力和行动力!
比如: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,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局部真相,我校倡导“追求事实”,提倡在没有充分了解事实全貌的前提下,不要草率做出判断,而要保持审慎质疑和探寻真相的思维。又比如创新,这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引擎,而创新最需要的是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。汽车大王福特说,在汽车出现之前,如果问人们需要什么更好的交通工具,他们的回答会是“一匹更快的马”。这说明常人往往基于经验做判断,而引领者则依靠更高维度的认知来破局,从而带来颠覆性的创新。
升级认知,还要依靠非认知能力的协同。特别是要有开放和反思的心态,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,既能“自以为是”,也能“自以为非”,做到“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”。同时,请照顾好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,要让它们走得更远,别让它们掩埋在生活的平庸里。
三、格局比心态更深远
良好的心态固然有助于我们立身处世,但好心态是建立在大格局的基础上。格局就是人的品行、修为、胸怀、气度的总和。放大格局,就是放大人生的境界!
大格局者要有大追求。北宋思想家张载有言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人生的追求,不应该只是“求田问舍”,而应挺膺担当,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。“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”顾方舟用一生时间研制一颗小小糖丸,让无数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;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,用大爱照亮山区女孩的求学之路……这些榜样的力量启发我们:只有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的洪流,融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,人生才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大的意义。
大格局者要有大胸怀。做事的高度,永远取决于做人的厚度。格局大者,当有宽厚博大的胸怀,有做人的气量、度量和雅量。不斤斤计较于得失,不耿耿于怀于旧怨。既能成就自己,也能有利他人,因为点亮别人的灯,亦是照亮自己的路。
大格局者还要有大视野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心怀宇宙,则视野万里;志在八方,又何惧关山。坚持整体观念、长期主义,坚持做正确的事、正确地做事,学会用发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、用更大的世界去稀释当下的困惑,也是一种格局和智慧。
四、幸福比成功更永恒
今天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成功者,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。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。同学们正当风华,当然不应该被“躺平”的论调裹挟,而要飞扬青春,放胆逐梦,勇敢地建功立业、实现理想抱负,造就属于你们这一代的成功!
但人生不但要有“意义”,还要有点“意思”。在追求成功的同时,希望大家能偶尔放慢脚步,用心去感受和寻找幸福。什么是幸福?幸福是一种心灵的能力,是对快乐的感知,而非取决于财富多寡、职位高低、权力大小。一个人丧失了幸福的能力,给他什么东西都没用。所以,我们每个人,都要学会如何去敲响幸福之门。
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发现幸福有五个要素,分别是“积极的情绪”“投入”“人际关系”“意义”和“成就”。神经科学表明,当人们沉浸于与亲人相处、专注创作、帮助他人以及对所从事之事有很高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时,产生的愉悦远比任何物质激励更为持久——这便是幸福的奥秘。
所以,2025届毕业生,愿你们向外求成功的同时,也能向内求幸福;愿你们不仅有人生的“大追求”,还能有每天的“小确幸”;当你们发现自己“班味”过浓时,不妨给生活喷一点“香水”。记住——快乐工作,认真生活,珍视亲情,拥抱自然。不管际遇如何,始终保持内心的光明和幸福的能力,去追逐光、靠近光、成为光、散发光!
老师们,同学们:一个月前,我们举办了二十周年校庆,当天,万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,我看到了许多阔别多年的同学,居然还能在第一时间喊出他们的名字。在重逢的欢声笑语之间,我有一种感觉,那就是我们似乎从未有过分离。今天,这种感觉再次涌上我的心头,虽然你们即将远行,但我们的精神和情感却始终紧紧相连,母校永远牵挂你们、关注你们、支持你们、祝福你们!
让我们潇洒地挥一挥衣袖,江湖路远,就此别过,各自努力,后会有期!
谢谢大家。